快捷搜索:  300750  600519  中信证券  流动性

商业调查发现 中国经济距离全面复苏仍需数月时间

商界领袖在周二发布的《中国黄皮书》的一项调查中表示,中国尚未完全从冠状病毒大流行的冲击中恢复过来。

 

商业调查发现 中国经济距离全面复苏仍需数月时间

 

在新冠肺炎首次出现在中国武汉市大约一年后,接受第三方公司调查的大约三分之二的高管表示,他们预计销售、盈利和招聘至少在三个月后才会回到2019年的水平。

 

在最新的季度商业活动调查中,中国黄皮书在11月12日至12月11日期间进行了3300多次采访。

 

该调查不温不火的前景与普遍乐观的对中国的预测形成鲜明对比,中国是全球唯一一个在疫情爆发后预计今年将增长的主要经济体。

 

过去几周的政府评论也暗示了对整体经济增长的担忧。尽管经济学家预计中国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(GDP)可能增长约2%,但消费者迄今的支出低于去年,因为许多人对未来收入仍不确定。

 

*信贷担忧和贸易紧张*

 

中国黄皮书发现,第四季度奢侈品、食品和服装的销售增长与上一季度相比大幅下降。

 

该报告称:“这些细分行业的公司注意到利润率下降,销量和招聘增长疲软。”

 

《黄皮书》指出,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汽车经销商和家具及家电销售商的表现较好,这表明较富裕的家庭可能通过购买高价商品来提振整体消费。

 

债权人也更关心零售企业。报告称,虽然大多数行业的贷款拒绝率保持相当稳定,约为10%至20%,但零售业的贷款拒绝率在第四季度飙升至38%。

 

内需是北京未来几年可持续经济增长计划的关键部分。中国一直试图更多地依靠本国消费者来实现增长,而不是出口,尤其是在与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关系日益紧张的情况下。

 

*中国仍是一个亮点,但前景仍不明朗*

 

在服务业,中国黄皮书还发现,第四季度的增长不是由消费者推动的,而是由满足商业需求的行业推动的,如电信、航运和金融服务。

 

报告称,连锁餐厅没有看到太大的增长,而旅游业没有增长,酒店业的收入最弱。

 

《黄皮书》还指出,与出口激增相比,自第一季度的冲击开始复苏以来,中国的进口一直停滞不前。

 

中国能够在国内控制疫情,并在第二季度恢复总体增长后,中国市场仍是全球企业的一个亮点。

 

但零星的新冠肺炎病例(最近两周发生在首都北京)以及病毒在海外的持续传播,意味着这种大流行病对中国当局和企业来说是一个不确定因素。

 

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网站,中国2020年全年经济数据将于1月18日发布。

 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