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央行最新季度报告助长了人们对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的预期
中国央行在其最新季度报告中表示,通胀压力是“可控的”,同时强调了经济增长前景面临的风险,这助长了人们对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的预期。
中国人民银行基本上重申了其稳定政策的立场,承诺在保持充裕流动性的同时提高政策的前瞻性和有效性。报告称,上半年生产者通胀飙升可能是暂时的,而国内经济复苏还不稳固。
快速传播的德尔塔病毒限制了中国部分地区的旅游和消费,促使一些经济学家下调了对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增长预期。他们中的许多人预测,继7月份的意外降息之后,中国将再次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,而少数经济学家也预计利率会下调。
《中国日报》在周二的一篇报道中援引经济学家的话说,中国央行的言论可能是一个信号,表明它准备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,甚至降低政策利率。其中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张斌。
在季度报告中,中国人民银行承诺避免刺激经济的泛滥,并以适当的货币供应增长来支持经济。
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(RBC Capital Markets)驻香港的亚洲外汇策略主管阿尔文·谭(Alvin Tan)表示:“总体而言,这表明未来几个月有可能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,尤其是在中国消费价格指数通胀压力有限的情况下。”
中国人民银行表示,通胀压力是“可控的”,因为自2020年5月以来,它先于主要经济体实现了货币供应的正常化。另一方面,报告称,美国目前的通胀飙升是货币和财政政策极度宽松的结果,这使得货币供应的扩张远远快于名义经济增长。
一些分析师表示,报告对通胀的高度关注表明,中国央行仍对过度宽松持谨慎态度。中信证券固定收益研究主管明明称,存款准备金率或政策降息的窗口可能已经关闭。他在周二的一份报告中说,财政支出可能是下半年政策支持的主要手段。
周二,以梁中华为首的海通证券有限公司经济学家在一份报告中表示,虽然政策立场在短期内不太可能发生重大变化,但当房地产和出口行业显示出进一步疲软时,宽松政策可能会到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