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呼吁加强技术“突破” 实现全年增长目标
据官方媒体报道,在周四结束的三中全会上,中国领导人加倍强调要推动国内技术发展。
一份官方英文公报称,中国必须“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”。它还表示,中国将“完善在全国范围内动员资源以实现关键技术突破的新体系”。
公报肯定了中国政府平衡发展与确保国家安全的承诺,并没有透露其他政策变化。
WisdomTree量化投资负责人任立谦(Liqian Ren)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:“这份公报(表明中国领导层)正在坚持其希望避免最坏情况的方向,但尚未确信美国所采取的政策对中国是最好的。”她指的是利率较低的宽松货币政策。
她说:“这是政府的考虑,在技术上取得进步是对中国信心的最终增强,美国不能利用这些技术瓶颈来遏制中国。”
官方媒体说,中共中央委员会会议通过了一项关于“深化改革”以“推进中国现代化”的决议。
有关决议的细节预计将在未来几天公布。
“这个结果符合我们的预期,即三中全会是现有政策调整的延续。”经济学人智库(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)中国高级经济学家徐天辰(Tianchen Xu)在一份报告中表示。
“我将把‘创新和市场管理’作为三中全会的两个关键词。”徐天辰说,“在中美竞争的大背景下,创新和生产力的提高几乎出乎意料地成为所有优先事项。”
在拜登政府执政期间,美国将中国称为竞争对手,并以确保国家安全的名义,试图限制中国获得半导体等先进技术。
与此同时,中国政府一直在推动国内高科技发展,并解决其认为存在风险的金融业过度扩张问题,尤其是在房地产领域。
关于最近的全体会议,徐天辰说:“我们认为任何市场化改革都将在不危及国家安全的情况下进行。我们仍然对财政改革抱有很高的期望,尽管公报对这个话题的描述非常简短。”
*中国表示将达到全年目标*
周四公布的公报显示,中国将努力实现全年增长目标。今年3月,中国宣布了2024年GDP增长5%左右的目标。
中国政府还表示,将“积极”扩大内需,这个词只在最近的一些高层会议上使用过。
仲量联行(JLL)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主管庞溟(Bruce Pang)表示:“扩大内需似乎主要集中在短期经济政策上。”
“其他方面似乎更关注供给面,而不是需求面。”他表示。不过,他指出,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、提高生活水平和财税改革,都有助于扩大内需。
庞溟说,总的来说,这份报告重申了在其他会议和讲话中分享的内容,表明关键将是政策的实施。
中央委员会由300多人组成,包括正式委员和候补委员,通常在每五年任期内召开七次全体会议。
三中全会历来关注的是经济政策。
WisdomTree的任立谦指出,今年的全会正值中国领导人遇到一个相对较新的形势:经济增长放缓,大部分业务来自非国有企业,这些企业比国有企业更不容易控制。
“问题是,如果他们出台了严厉的政策,但没有奏效。”她说,“对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,不利因素相当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