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捷搜索:  中信证券  流动性  300750  散户  600519  as  散户交易者  600030

中国股市持续走高——是繁荣还是泡沫?

得益于人工智能领域的进展、芯片自主可控的推进,以及中国政府对价格战的整治行动,投资者信心得到提振,中国股市今年迎来大幅上涨。

 

但随着散户投资者推动市场进一步走高,多头阵营为流动性支持与政策红利欢呼之际,部分专家开始质疑:市场是否已进入泡沫区间?

 

中国内地的沪深300指数年初至今已累计上涨约16%,目前徘徊在三年多来的高位附近。而追踪沪深300指数中科技股表现的沪深300信息技术指数,上周更是创下20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。

 

渣打银行(Standard Chartered)北亚区首席投资官雷蒙德·程(Raymond Cheng)表示:“中国股市当前的上涨行情,似乎与经济基本面脱节。”他补充称,“散户投资者起到了关键作用——他们正将部分银行存款转移至股市。”

 

汇丰银行数据显示,散户投资者主导着中国内地股市,约占每日交易量的60%。这与全球主要交易所形成鲜明对比——在这些市场,机构投资者是交易主力。例如,在纽约证券交易所,个人投资者的交易量占比仅为20%至25%。

 

分析师向CNBC透露,汇丰银行数据显示,中国家庭储蓄总额目前已超过160万亿元人民币(约合22万亿美元),创历史新高。但其中仅有5%配置于股票资产,这意味着散户参与度仍有提升空间——尤其是在存款利率下降、房地产市场吸引力减弱的背景下。

 

*基本面与市场动能的博弈*

 

Lotus Asset Management管理合伙人兼首席投资官洪灏表示:“基本面虽难以充分支撑当前的市场动能,但市场走势往往领先于基本面。整体市场尚未出现过热迹象,但局部板块已有些‘过热’。”

 

“目前尚未形成泡沫,但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。”洪灏指出。他认为,为制药、生物技术、医疗设备企业提供研发服务的合同研究组织(CRO),以及部分科技股是风险最高的板块,但他并未将这些板块直接定性为“泡沫”。

 

高盛集团(Goldman Sachs)数据显示,今年以来,中国内地及香港股市的总市值已增加逾3万亿美元。但市场观察人士表示,中国的经济数据并未充分证明,一场真实且可持续的经济反弹正在展开。

 

日本金融控股公司野村(Nomura)上月警告称,尽管中国经济在今年下半年显现疲软迹象,但股市仍持续飙升,这背后存在杠杆过高的问题,且潜在“泡沫”风险正在积聚。

 

今年8月,中国经济放缓态势进一步加剧,多项关键经济指标不及预期。国内需求持续疲软,加之中国政府推进的工业去产能举措,共同对生产端形成压制。

 

8月,中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.2%,较7月的5.7%有所回落,创下2024年8月以来的最低增速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.4%,低于路透社调查中分析师预期的3.9%,也低于7月3.7%的增速。

 

摩根资产管理(J.P. Morgan Asset Management)全球市场策略师朱超平(Chaoping Zhu)表示:“尽管当前的市场动能可能受到经济结构性改善预期的支撑,但截至目前,我们尚未看到宏观基本面出现拐点的迹象。”

 

朱超平指出,半年报显示,人工智能、半导体、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呈现一定企稳态势;且中国政府旨在遏制价格战的“反内卷”行动,有望提升企业盈利能力。

 

例如,中国芯片企业寒武纪公布的上半年业绩显示,其净利润同比激增超4000%,达到28.8亿元人民币(约合4.027亿美元),创下历史新高。这一数据凸显出,在中国政府推动本土半导体产业发展的背景下,国内芯片企业的发展动能正不断增强。

 

不过朱超平也警示,科技板块的估值可能已“透支了过于乐观的预期”——在企业盈利真正跟上之前,市场可能面临回调风险。

 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